本帖最后由 窗含西嶺雪 于 2022-5-7 12:59 編輯
成都首個“近零碳建筑”長什么樣?記者實地探訪—— 看“綠建筑”背后的“黑科技” 2022年5月7日 四川日報 中建濱湖設計總部(中建低碳智慧示范辦公大樓)全景。 中建西南院供圖
在興隆湖畔的一個辦公區,有一個8000多平方米的屋頂花園,就像給這幢建筑戴上了“防曬帽”,降低了大樓的城市熱島效應。不僅如此,大樓設置了采光天井,讓87%的功能房間能夠達到自然采光標準,白天開燈的概率大大降低。位于樓頂的分布式光伏發電不僅可供照明,還可以供電動車充電……這就是日前啟用的成都首個“近零碳建筑”——中建濱湖設計總部(中建低碳智慧示范辦公大樓)。
中建西南院雙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淵介紹,該大樓采用了30多項低碳建筑技術,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“綠色建筑及建筑工業化”重點專項科技示范工程!敖闾冀ㄖ本烤归L什么樣?它如何實現將碳排放量保持在“近零”的較低水平?“綠建筑”背后有哪些“黑科技”?近日,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。
□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明海
關鍵詞一 “節能外衣”
8000多平方米屋頂花園,年固碳量達1000噸
走入大樓,需拾級而上。袁淵介紹,采用層層退臺的設計,一方面是為了利用場地高差減少土石方開挖,更主要是為實現空氣流通更順暢。
伴隨層層退臺的,還有層層疊翠——整個辦公區的建筑都穿上了一層“節能外衣”,不僅屋頂是8000多平方米的花園,大樓四周墻面也布有綠色藤蔓。
“這些都是本地的植物,成本低、易于維護,藤蔓是成都常見的油麻藤!痹瑴Y介紹,建筑綠化全覆蓋,目的是為建筑穿戴上“防曬帽”和“防護外套”,實現大樓降溫,消減其城市熱島效應。
這些“節能外衣”能減掉多少碳排放?“實際上,植被是最好的固碳方式!痹瑴Y說,8000多平方米的屋頂花園除了吸收熱量外,一年的固碳量能夠達到1000噸。此外,大樓的地下室還設置了雨水收集池,用于植物灌溉和場地沖洗。同時,大樓還通過智慧灌溉系統來節約水資源,“據測算,每年可減少用水約1700噸!
“建筑碳排放很大的一部分,來自建筑運行過程中的能源消耗。在不影響其容量的情況下,該大樓通過規劃和設計,從源頭上最大限度地減少碳排放!痹瑴Y表示。
關鍵詞二 自然采光
玻璃幕墻、采光天井,87%的功能房間實現自然采光
一眼看去,大樓最吸引人的地方,除了滿眼綠色之外,還有四面的玻璃外墻。
這些玻璃外墻的作用是什么?在大樓內,記者發現,無論是在大廳、走廊,還是辦公室,在照明燈沒有打開的情況下,室內不僅通透,光線效果也非常好。
“對自然光的引入,只是玻璃幕墻效用的一方面,它還能充分實現節能!痹瑴Y介紹,玻璃幕墻采用三銀雙中空LOW-E玻璃,較普通中空玻璃來講,綜合太陽得熱系數優化至0.19,可以節省35%的空調能耗,“簡單來說,在夏天,室內玻璃的一側可比室外一側低9攝氏度!
這個玻璃幕墻的成本如何?能否推廣?袁淵表示,該幕墻體系目前已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外墻等使用,雖然成本上較普通玻璃貴一些,但從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來看,可降低不少能量消耗和成本支出。
按照“最大程度采用自然光”的理念,在玻璃幕墻之外,大樓內還專門設置了采光天井。
“我們在設計時對大空間采光問題進行了模擬分析,在最有利區域設置采光天井。同時,還在屋頂花園設置光導管,將自然光導入室內。綜合下來,大樓內87%的功能房間可達到自然采光標準,這樣白天就可以減少開燈!痹瑴Y說。
自然采光之外,仍避免不了使用照明用電。如何最大程度節能?袁淵介紹,大樓內設置了“工位照明DALI控制系統”感應模塊,可以感應區域人員活動情況,配合照度感應,進行燈具的開關和亮度調節,避免了辦公區空無一人卻燈火通明的情況出現。
關鍵詞三 光儲直柔
地下室裝上“充電寶”,樓頂光伏板年發電量約12.9萬度
與其他辦公大樓明顯不同的是,該大樓頂部還設置了光伏板,一期面積達540平方米,二期在建超過300平方米。同時,在地下還專門建有儲存光伏發電的“充電寶”。
“這一技術叫作‘光儲直柔’(建筑領域應用太陽能光伏、儲能、直流配電和柔性交互四項技術的簡稱),在西部地區建筑上首次采用!痹瑴Y介紹,整個大樓一二層的示范區域照明、電腦用電以及地下室照明和充電,都來自大樓六層及七層的分布式光伏發電。
“大樓分布式光伏板面積共865平方米,裝機容量163千瓦,年發電量約12.9萬度。同時,對地下室的大型儲能機房,運維系統也可實時監控發電和用電量!痹瑴Y說。
多余的電還可以儲存起來,員工可用于對電動車的充電。在發電量不足的時候,還可以利用市政用電谷價來充滿電動車,然后向“充電寶”進行反向充電賺取差價!斑@是最直觀和簡單的碳交易!痹瑴Y表示,據測算,光是建筑光伏發電一項,每年就可產生10萬元收益。
袁淵告訴記者,與成都市一般辦公樓相比,通過“節能外衣”、自然采光以及“光儲直柔”等一系列技術,該大樓年均能耗從120千瓦時/平方米降低至40—80千瓦時/平方米,每年可以節省用電186萬度、約150萬元,年減少碳排放約1027噸。 |